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 25号)要求,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201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就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创办于2004年2月,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并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4年9月,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在武汉市江夏区风景怡人的青龙山麓,占地面积12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7.89万平方米,建有8个实验中心(共81个实验室)、128个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4余万册。拥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和3000余座位的阅读室,引进了CNKI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国内大型著名电子文献数据库。学校体育设施齐备,拥有标准化的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等,校园内的超市、食堂等生活设施可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学校现设有地质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等28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等15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具有“地质、珠宝”特色的工、管、艺、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者300余人,双师型教师有200余人。
学校先后与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开展了长期友好合作,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学校还在同类院校中唯一开展加拿大青年领袖训练营项目,多批学子游学归来,收获颇丰。
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和积淀,学校的发展战略、办学思想逐步明确。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学校秉承“明德大爱,创新笃行”的校训,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更好地贯彻以需求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2016届毕业生共有3787人。
(二)毕业生结构
1、学历结构
学历层次 | 人数(人) | 比例(%) |
专科毕业生 | 858 | 22.66 |
本科毕业生 | 2929 | 77.34 |
2、性别结构
学历层次 | 人数(人) | 比例(%) | ||
男 | 女 | 男 | 女 | |
专科毕业生 | 447 | 411 | 52.10 | 47.90 |
本科毕业生 | 1595 | 1334 | 54.45 | 45.55 |
合计 | 2042 | 1745 | 53.92 | 46.08 |
(三)就业率
截至12月1日,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63%。详见下表:
就业率(%) | ||||||
签约率 | 出国 及升学率 | 灵活 就业率 | 男生 就业率 | 女生 就业率 | 合计 | |
专科毕业生 | 80.77 | 0 | 8.62 | 87.47 | 91.73 | 89.51 |
本科毕业生 | 81.67 | 6.66 | 5.12 | 92.29 | 95.50 | 93.55 |
总计 | 81.46 | 5.15 | 5.91 | 91.23 | 94.27 | 92.63 |
(四)就业流向
在就业地区流向方面,我校2016届本、专科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显示,专科毕业生中48.84%的毕业生在湖北省内就业,其次为广东省(19.19%)、江西省(11.05%)、上海(4.65%)等。本科毕业生中50.49%的毕业生在湖北省内就业,其次为广东省(14.05%)、江西省(10.81%)、浙江省(3.35%)等。
在就业行业流向方面,我校2016届专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其他行业(20.87%)、房地产(15.05%)、金融业(11.65%)、建筑业(11.17%)、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9.71%)等行业,占总数的68.45%。本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其他行业(24.19%)、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15.48%)、金融业(12.47%)、房地产(11.83%)、服务业(11.61%)、教育行业(7.96%)、建筑业(7.31%)等行业,占总数的90.85%。其中工程学院各专业的毕业生在建筑业就业的比例超过41%,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在金融业就业的比例超过30%,就业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
在就业单位性质方面,我校2016届专科毕业生集中在私企(59.55%)、外资(22.47%)、国企(3.93%)、事业(1.69%)及党政机关(1.12%)就业。本科毕业生集中在私企(56.85%)、外资(14.21%)、国企(11.37%)、事业(4.52%)、党政机关(2.84%)及科研(2.45%)就业。其中工程学院各专业的毕业生在国企就业的比率近27%,外国语学院各专业的毕业生在外企就业的比率近34%。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基本合理,就业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就业质量较好,学校专业设置总体符合社会需求。
(五)获得工作渠道
调查显示,2016届专科毕业生中25.81%的毕业生是通过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和学校就业网提供的就业信息获得工作;本科毕业生中25.57%的毕业生是通过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和学校就业网提供的就业信息获得工作。本专科毕业生靠亲朋好友介绍就业的比例最高,超过30%。如下图所示
三、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反映,可以从毕业生就业率、薪酬福利、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等方面来反映。
(一)就业率
截至12月1日,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63%。
(二)薪酬福利
2016届专科毕业生起薪在2000-3000元的占57.23%,3000-4000元的占16.87%,其他占25.91%,本科毕业生起薪在2000-3000元的占37.50%,3000-4000元的占38.86%,其他占23.64%。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