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院“思政课”走进社区幸福食堂
【光明日报】以国防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央广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叙事取向生涯咨商引入辅导员培训
【极目新闻】又潮又好玩!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文创潮玩周开幕
【中国教育新闻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年6万毕业生奔赴祖国建设一线
【光明日报】砥砺耕耘 桃李芬芳: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迎来建校20周年
【楚天都市报】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 迈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写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二十周年校庆之际
【教育在线报道】既燃又飒!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第二十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小e教育】索菲亚大学校长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访问交流
【中国教育在线】以“心”育人 共赴未来 索菲亚大学校长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访问交流
武工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
本网讯(霍雅纯)2024年2月22日,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进行腾讯线上会议,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学院领导班子、各系主任、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及学院综合秘书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魏敏主持。
本次研讨会中各专业负责人结合近三天参加的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系列讲座,分别就针对AI时代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思路、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会上,教师们积极发言提到了智能化产业、数字化教育、数字化产教融合、学科融合、全球化、数字人才和绿色人才等,强调了在AI时代下,人才培养需要围绕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数字化和教育数字化两个大方向;课程开发和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构建学科基础知识,拓宽学科视角;2.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尤其是影视制作、新媒体传播等方面的实践技能;3. 设计专业交叉的课程,如直播电商综合实训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提升创新能力,注重文化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内容。此外,实践基地的拓展也是重要的一环,如与产业学院对接影视制作、剧本大赛等,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实践专业;同时都提到了教师因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仅能促进教师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而且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魏敏提出了调整机制和优化专业建设思路,结合学院办学特色,突出教育办学特点,将国家教学标准、行业标准、市场发展趋势、地方特色文化等融入设计教育中,围绕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和各项专业大赛等科学设置安排教学内容,整合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并且强调学科融合及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产学研融合活动,将乡村文化导入科研课题,以科研成果助力专业教学。教学与科研相辅相长,以教学研究反哺课程思政,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良性循环。
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沈祥胜进行了总结。他要求全体教师要钻研新技术、挖掘新能力、融合新知识,形成全新的服务能力。他指出,艺术与传媒学院与中国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湖北工艺美术协会,湖北省非遗中心四家单位签订了框架协议,共同开展乡村振兴合作,加速将东方文艺复兴和楚文化乡村非遗资源,文化艺术资源。组建楚文化非遗技术实验室,开展跨学科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