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武工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昌讲坛”开讲 | 王力哲:高等学校如何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

文章来源: 点击: 1,052 次 更新时间:2024-01-15 20:23:01

为探索数字教育新形态、新机制、新模式,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数字社会的创新人才,更好地实现数字教育的发展目标,115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武昌讲坛第七期专题讲座。本期武昌讲坛特别邀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力哲教授作专题讲座。学校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加青,党委书记张会利,高级顾问高芸,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伦出席讲座,各学院院长,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党委常委、校长助理胡晶晶主持。



王力哲教授以《高等学校如何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为主题,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数字信息化发展为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随后介绍了目前数字时代的前沿热点话题,最后通过项目“城市空间信息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详细讲述了数字化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


王力哲教授从顶层设计、推进方案、数据中心建设、“一张表”工程、一网两厅、数字驾驶舱、5G+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建设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数字化发展历程。

他指出,高校的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教育教学模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综合治理等多方面挑战。教育数字化发展目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教学与评测、支撑办学与治理、创新管理与保障和注重隐私与安全。高校要以教育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构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全面、公平、高质量、可持续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化、自由化、个性化发展的数字时代新人。

他强调,数字化转型目标的核心内涵是在物理空间、设备空间和信息空间的三空间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整体实现数字化转型。按照“规划设计、明确任务、具体实施”一体化转型的原则,明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总体设计、标准引领、应用导向、数据驱动、融合创新的总体思路,从教学、科研、服务和管理四个方向,构建智慧教学环境,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推动育人模式改革创新,打造智能化科研数据平台,整合共享科研超算平台,构建科研知识库,强化数据赋能的师生成长评价等。

随后,王力哲教授介绍了“语言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讲解了“类脑计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并科普了“区块链”和“starlink”等数字时代的前沿热点话题。最后,他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信息学和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估三个方面对研究项目城市空间信息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讲解。

王加青作总结讲话。他对王力哲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指出,20231215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做主旨报告时表示,高等教育数字化要开辟新赛道,寻求新突破”“高等教育数字化不是一般的策略问题,而是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实现高等教育学习革命、质量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工作主线,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方向上开辟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


他表示,学校2024年主题词是数字 融合 成果。面对数字时代,学校管理如何从粗放式走向精准式治理,如何打造数字课堂,学生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老师应该做些什么样的调整,都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他希望各单位在聆听了专家的报告后,积极开展相关专题的学习研讨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到育人实践,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并期待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突破。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让大家对数字化教育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理解,获益匪浅,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学习,为我校的数字化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