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武工院

2023年大盘点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学工作扎实推进、硕果累累

文章来源: 点击: 998 次 更新时间:2023-12-18 10:01:12

本网讯(通讯员 吴靖)近日,我校人文学院教学委员会组织各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制订了面向产出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现已初步完成了工作任务,共制订相关制度近17个。

自学校合格评估专家进校考查工作结束以来,针对构建产出导向的教学设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人文学院经请示学校和教务处领导,在自查整改和调查分析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体系。

2023年以来,人文学院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结合2023年学校和学院的重点工作任务,依照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政策要求,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探索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扎实推进教学工作,围绕教学规范和质量提升展开了一系列举措,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环境,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开展教师系列培训。人文学院以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开展如何制定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等系列讲座与研讨学习,进行全方位的教师学习与培训。院长吴亚林教授专题讲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与策略”“如何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达成课程目标
保障教学质量”等专题。全体教师通过培训学习和自主研修,充分认识到
OBE理念的重要性,领悟到要在教学过程充分把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层层分解与对接和支撑关系,要制订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确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一致性,加强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完善“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探讨基于课程目标达成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准确的评价指标和标准等问题,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人文学院要求,每位教师要做出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对接关系,明确课程考核方式,确定评分标准,做好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和持续改进工作。




二是制定产出导向的基本教学制度。为了全面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专业内涵式建设,规范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的程序与方法,人文学院教学委员会以课程达成度的三个核心问题(课程目标评价、毕业要求评价、培养目标评价)为基础,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明确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对接关系和课程教学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在此基础上,人文学院进一步探讨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问题,加强课程建设,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关键,制定了产出导向的基本教学规范,形成了系列制度文件。


三是初步探索面向产出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学院已经制定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等制度,对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质量监控与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人文学院的系列举措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让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教学问题,针对性地改进相应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形成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推进课程质量不断提升,使得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获得湖北省一流课程拟认定名单,教育系获得校级优秀基层组织,外研社教学之星教学大赛获得全国复赛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立项教育部供需对接项目2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人文学院教师在指导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比赛、“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 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演讲”
、湖北省高校田径运动会比赛等中学生获奖
200余项, 学院教师发表著作和教材6部,发表教研论文多篇。

2023年是学校和学院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变化之年,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审核评估与专业认证的新挑战,人文学院将根据国家政策法规,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突出内涵发展,建立产出导向的教学设计体系,探索产出导向的质量保障与改进体系,努力实现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