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院“思政课”走进社区幸福食堂
【光明日报】以国防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央广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叙事取向生涯咨商引入辅导员培训
【极目新闻】又潮又好玩!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文创潮玩周开幕
【中国教育新闻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年6万毕业生奔赴祖国建设一线
【光明日报】砥砺耕耘 桃李芬芳: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迎来建校20周年
【楚天都市报】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 迈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写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二十周年校庆之际
【教育在线报道】既燃又飒!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第二十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小e教育】索菲亚大学校长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访问交流
【中国教育在线】以“心”育人 共赴未来 索菲亚大学校长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访问交流
促进专业建设 传播中国文化 |武工院人文学院联合宿务中华中学召开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研讨交流会
本网讯(通讯员 祝照辉 杨敏艳)为了彰显我院国际化的办学特色,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拓展就业路径,扩大就业机会;为了引入更多元更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创造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合作空间,促进资源互通,激发教育智慧,8月9日下午,武工院人文学院特联合菲律宾宿务中华中学召开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研讨交流会。会议在线上召开,宿务中华中学董事Atty dean decal李立仁(左三),校长Amy Li李紫玲(右二),教学主任Jessah Mae(右一),学生主管Gladz Aryan(左一);我校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毅,院长吴亚林,副院长吴海燕、郭生鼎,团支部书记郭孟言出席了此次会议,人文学院各系部主任,各专业负责人及教学委员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英文系主任孙川慧双语主持,大学英语教师陈晓雪同声传译。
吴亚林致辞,他强调,此次研讨交流会旨在促进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模式,拓展就业路径,扩大就业机会。他希望,能得到宿务中华中学对我校专业建设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活动方面的经验和建议,并通过本次交流对话与互利合作,创造共赢局面的期许。
李立仁介绍了宿务中华中学的办学历史和学校基本情况,宿务是菲律宾境内华人居住最多的城市,在语言的使用上以中、英、非为主。学校具有优质的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以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中因材施教,注重穿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万千维度的美,培养新一代跨文化交际型人才。
吴海燕分享她在宿务中华中学进行华语教学的体验,表达对校方的感谢,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国际汉语教学和国内英语教学存在的共同点,分别为:1.了解学生的背景需求;2.注重语言环境的营造;3.课堂上强调互动与合作。她强调,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Jessah Mae发言,她通过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展示了宿务中华中学的课堂教学,通过外层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整体发展。教学方法并不只针对应试,也为学生的人生考虑,强大的基础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才是课程的核心,学校也崇尚艺术、音乐和表达,重视对学生艺术天赋的挖掘,并培养对自我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欣赏。学校在世界一流的教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培养年轻人,有敬业的教育工作者和创新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自由提问环节,李紫玲回答了杨敏艳关于学生想成为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以及怎样提升这些素养和能力的问题。李紫玲认为,想要成为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培养多元化的教学技巧,对外汉语的教学以“听说读写”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老师有才艺会更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在课堂上需要穿插小游戏等环节,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她回答了方海霞老师提出的中文学习难度较大,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解决方法在于每天都和学生说中文,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国高速的发展和水平,营造中文学习的氛围。
李毅作总结,他强调,交流会为促进汉语教师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双方深入的合作开辟更多的途径和渠道,为进一步文化互鉴、资源共享、推动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向。
此次会议,通过经验总结、教学展示、交流互动,拓展了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认知,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提供了经验,对推动我校专业建设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