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院“思政课”走进社区幸福食堂
【光明日报】以国防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央广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叙事取向生涯咨商引入辅导员培训
【极目新闻】又潮又好玩!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文创潮玩周开幕
【中国教育新闻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年6万毕业生奔赴祖国建设一线
【光明日报】砥砺耕耘 桃李芬芳: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迎来建校20周年
【楚天都市报】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 迈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写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二十周年校庆之际
【教育在线报道】既燃又飒!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第二十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小e教育】索菲亚大学校长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访问交流
【中国教育在线】以“心”育人 共赴未来 索菲亚大学校长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访问交流
留住非遗根脉 托起乡村未来|武工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学子赴湖北神龙架下谷坪土家族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 邓友余)7月3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华中屋脊·情系乡镇队伍来到素有“绿色圣地”、“生态天堂”之称的下谷坪土家族乡,这里的风景、建筑和文化都深深吸引着大家。
初到下谷坪,当地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当地的村里的老人介绍,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是乘凉避暑的好地方。每年夏天,都会有游客来此度假游玩,一是享受舒适的气候环境,二是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
谈起家乡的文化传承,老人的眼神里充满着自豪,“我们这儿,最著名的就是皮影戏和堂戏,那每逢喜事啊,许愿还愿啊,那都要请人家唱上一段,之后啊,顺风顺水,灵的很。因此,皮影戏在咱们当地还被称为“还愿戏”。说罢,老人还为我们指路,顺着指引的方向,我们可以隐约看见,那是一座老戏坊。
图为老戏坊
“我乃神农氏,我要尝遍天下百草,普渡众生……”
戏坊里,王绪田老师正在排练新戏,得知了我们的来意后,热情的邀请我们观看了他们团队最新创作的皮影戏。灯光映射下的皮影,经过皮影匠人们精致的操作,搭配悠扬婉转地唱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便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在观看过程中,大家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兴趣,戏后,王绪田向我们讲解到,皮影戏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它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民间戏剧。
图为王绪田老师为队员们演示皮影戏
王绪田也向队员们介绍了皮影原料的层层工序,其中最为麻烦的便是软刮,要经过反复泡制而成。他介绍道:“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手工皮影越来越少。因为它在制作过程中,消耗时间比较长。现在大多数为机器生产,方便迅速。不过相较于机械,手工的皮影所具有工匠灵魂是机械无法取代的”。王绪田提议,让大家亲自上手感受皮影戏的魅力,自己动手制作皮影。队员们首先在牛皮上画出自己心仪的样式,然后经过细致的裁剪,接着是敷彩,最后便缀结。皮影制作过程讲究仔细耐心,绘画时要注重人物图画的布局大小。一整部皮影剧中所需要的皮影要准备一个月左右,演绎完整的戏曲更是长达几个小时,一般人家会选取其中一个片段进行表演。
队员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了皮影从初步制作到整部皮影戏完整演绎所要经历的种种难关。从一张张平铺的牛皮到绘画出具体图案,这一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并注重皮影人物的棱角、大小的匀称,注重整体的和谐感。在涂色过程中,十分讲究颜色的映衬。同时我们将完整的制作过程制作成短视频,投放到各种软件进行宣传推广,以此吸引更多的旅客来参观感受。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娱乐活动有更多的选择,皮影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我们当地政府采取一列措施保护和传承皮影戏:首先要创新发展皮影戏。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和发展,我们将文化与时代的潮流相结合,创造出新剧吸引年轻人。同时我们还加强宣传和推广,现在每年这边有大批学生来研学,感受我们皮影戏的魅力。”王绪田还将皮影戏人物模型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他希望更多新一代年轻人能够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