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武工院

数智赋能强专业 廿载奋进再出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高质量发展论坛(第三期)开幕

文章来源: 点击: 308 次 更新时间:2024-11-29 11:22:11

   为汇聚教育智慧,谋划未来的长远发展,推动新时代下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11月27日下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高质量发展论坛(第三期)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开幕。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刚,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长储祖旺,高级顾问高芸,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廖璐莎,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唐军国,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郭万春,党委常委、校长助理赵欢,各职能处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出席活动,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胡晶晶主持。


   储祖旺致辞。他对两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总结学科专业建设,检验我们是否达到了既定标准;谋划未来,着眼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对于如何开展好本次活动,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强化高质量发展意识,增强紧迫感;二是要明确目标导向,强化问题分析意识;三是要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和明确的工作思路。

   田媛围绕“数智化赋能教育教学”作专题报告。她表示,教师要进行数智化时代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她详细阐述了数智化赋能教育教学的实现路径:育人目标由知识为主转变为素养为核;学习内容由学科本位转变为跨科综合;育人方法由讲授为主、被动学习转变为多元互动、因材施教;教育场景由师生人际场景变为人际和人机教学;评价方式由分数为主、结果评价转变为动态数据、多元评价。她结合数智化赋能教育教学案例,简要说明了教育智能化带来的场景变化及其有利影响,并指出,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根据个体差异匹配,并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刘刚围绕“继续深化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作专题报告。面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挑战,他强调人才定位问题的根本性、培养质量问题的基础性、内涵建设问题的可持续性。他以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为例,指出专业建设需以培养具有全面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强的人才为目标,结合学校优势学科,秉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微不至的观念,适应国家、行业和技术的发展,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他基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教育教学培养方案的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教育教学的方案设计面临的挑战及解困之径。他强调,科教融合需结合特色主流与实践,加强顶层设计和团队建设,以实现培养方案与体系的创新。

   杨伦指出,科研工作有助于丰富课程、丰富实践教学,老师们要将科研转化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典范。他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不断提升自我,打造高质量课堂。

   据悉,本次活动为期四天,包括专家讲座、各学院讨论交流、专业建设总结汇报和十五五专业建设规划汇报等内容。

 

来源:校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