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院“思政课”走进社区幸福食堂
【光明日报】以国防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央广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叙事取向生涯咨商引入辅导员培训
【极目新闻】又潮又好玩!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文创潮玩周开幕
【中国教育新闻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年6万毕业生奔赴祖国建设一线
【光明日报】砥砺耕耘 桃李芬芳: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迎来建校20周年
【楚天都市报】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 迈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写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二十周年校庆之际
【教育在线报道】既燃又飒!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第二十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小e教育】索菲亚大学校长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访问交流
【中国教育在线】以“心”育人 共赴未来 索菲亚大学校长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访问交流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周年校庆高质量学术报告会顺利召开
为庆祝建校20周年,促进我校各学科优质发展,聚焦学术前沿,11月9日下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举办20周年校庆高质量学术报告会。本次系列报告会分别由机械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特邀多位专家作报告。
机械与工程学院
机械与工程学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领军岗特聘教授史玉升,武汉纺织大学二级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梅顺齐在三号教学楼报告厅作交流分享。
史玉升围绕“增材制造技术:从3D打印走向4D打印”这一主题,聚焦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基于团队教学效果,探讨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梅顺齐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先进制造业-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的机遇和使命”为主题,介绍国民经济-制造业及其发展趋势,阐述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双碳”战略对制造业的影响、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并指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的机遇和使命。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特邀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弘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夏桂松在学生服务中心311作主题报告。
夏桂松以“矢量化视觉感知及应用”为主题,介绍了图像矢量化感知的基本概念、技术实现以及应用领域,深入讲解了图像矢量化在交叉点、线段、线框框架、面的建模计算。他详细阐述了平面结构化三维建模难点,并对空天地一体化矢量化测量系统提供了实践指导。报告结束后,他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於世为在一号教学楼102进行学术报告活动。
於世为以《石油经济、产业发展与能源转型》为题,详细阐述石油产业的演变与发展,分析全球经济格局与石油产业动态的联系。他基于实例,向现场师生讲解了可再生能源崛起及广泛应用背景下对石油产业的冲击。就新能源发展,他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特邀武汉理工大学二级教授、体育一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基层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刘同员在一号教学楼215进行学术报告活动。
刘同员以新时期国际、国内两大背景为出发点,详细讲解了当代体育人才所担负的责任及使命,聚焦“新时期体育专业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为师生提出建议,以促进体育专业发展。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日常漫游——发现小空间的美好”为主题的高质量发展学术讲座,特邀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福建闽江学者、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分会常务理事龙元为主讲人。
龙元在讲座中,简要介绍了狭义的静态物理景观以及广义的动态社会景观,以扩展学生的景观概念。他提出“漫游”概念,即寻找日常小空间的美好。他指出,每一个人都是空间的创造者,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发现小空间的美好,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日常空间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秋季求是大讲堂在一号教学楼115举行,特邀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博士、湖北省人大科教文卫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喻立平作专题报告。
喻立平围绕“文化主体性与生命觉醒”,聚焦中华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实现主体建构,并以近代以来文化主体性的重构、文化根脉的断裂,详细描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文化生命觉醒。他强调了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之一,应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作用,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命觉醒、治理现代化中的生命觉醒以及激活中国人的文化使命为目标。
至此,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周年校庆高质量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载春华秋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接续奋斗,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校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