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2023专题:《是这个理》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63期:小朱湾迎风长。十年前,小朱湾还是个无人问津的“土砖窝棚”。如今,别具特色的民居让“城市很好看,农村不能看”的被动局面彻底改变。如果说能看、好看是面子,那么这个仅有785亩的小村子,美名在外的里子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何犇副教授一探究竟吧。 家中困难生活苦 街坊邻里伸援手 过去,小朱湾的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米缸。它象征着生活的底子:满缸代表着日子过得丰足,见底则是日子快揭不开锅了。今年60岁的徐秀玲回忆,年轻时,家里的…
02/18
2023(通讯员 彭雪)为传播青春正能量,表彰先进,鼓舞士气,2月17日下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表彰大会在学生事务中心311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唐军国出席表彰大会,全体辅导员、学工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学工处副处长、校团委书记胡美玲宣读《关于授予圆梦计划团队“青春筑梦先锋队”的决定》。唐军国为圆梦计划团队颁发5000元奖励基金。 圆梦计划团队创始人、指导老师余进文表示,这份荣誉对于圆梦计划团队是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也是对所有队员的认可和肯定。8年的接力,大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我们将在公益道路上继续前行。 …
02/10
2023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 近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参加新华网云联展,该校常务副校长王加青介绍了学校特色办学相关情况。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9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2个,湖北省“十四五”省级优势特色培育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个,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3项,另外,学校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千余人次。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王加青 学校坚持党的…
02/01
2023(作者 晁水)近日,一支来自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公益实践团队因入选“武汉楷模”,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从2015年起,每年寒暑假,该团队都自带服装和摄影器材,前往农村、社区、敬老院,为老年夫妻补拍婚纱照,再将照片洗印装裱,无偿赠予老人。8年来,一批批大学生们共拍摄了5万余张照片,为1400多位老人圆梦,还记录汇编了近1000位老人的爱情故事。 不少老人年轻时因条件所限,别提婚纱照,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而这也成为了他们的遗憾。高校成立相关志愿服务项目,组建公益实践团队,多年来坚持为老人拍照圆梦,难能可贵。对被拍摄对象来说,这是他们一生中第一张像样的照片,也可能是最后一张。新闻中,有老人说“等我走了,就用这张做遗像”,这样的认可,体现出了该志愿…
01/31
202392岁的邹世怀与85岁的赵月娥夫妇,终于在去年夏天拍好了人生中第一张特殊的“婚纱照”。说它特殊,是因为妻子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实在无法穿下事先准备的婚纱。 “爷爷奶奶,笑一笑,3—2—1!”在湖南韶山湘韶村一户简朴的民居里,抗美援朝老兵邹世怀身着老式军装,佩戴着两枚三等功奖章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依偎在妻子赵月娥身旁。 这对相守70多年的夫妻,在临时搭建的红布背景前,露出残缺的牙齿,笑得格外灿烂,夫妻俩布满皱纹又难掩浮肿的手,始终紧紧地牵在一起。 镜头背后的“摄影师”、00后大学生陈家利很受触动,“爷爷奶奶的笑容打动了在场所有人,暮年爱情不应被遗忘。” 这支摄影小分队,来自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师生自发组织的…
01/13
2023潮水河村萝卜、土豆等喜获丰收。 双建村院坝会集思广益解决吃水难。 (受访者供图) 青天村车沟小区已经有16家民宿。 在石屋头村高山梯田间,村民在收割“冷水红”水稻。 2021年7月,我省启动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省直单位帮扶神农架林区由省政协办公厅牵头,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省残联等8家单位参与,27名驻村干部从机关下沉到基层。 一年多来,他们引水修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精准施策,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引入项目,提升群众增收能力。各单位已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038.8万元,引入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消费帮扶1100多万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