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组织开展我校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文章来源: 点击: 965 次 更新时间:2016-04-22 17:03:04

关于组织开展我校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各团支部: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工作安排,现将组织开展我校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实践中追梦、寻梦、圆梦


二、活动主题


青春靓丽行,实践中国梦


三、活动时间


20164--11


四、实践形式


组建团队、个人分散


(一)团队集中开展


广大同学可发挥专业优势或兴趣爱好,组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包括校级团队和学院级团队。校级团队由校团委统一指导招募,各学院广泛动员、初评把关、推荐申报,校团委统一组织校级团队答辩、结果公示,并结合实际对校级团队予以适当资助;学院级团队由各学院团总支部指导招募(团队基数:工程10,机电9,经管12,外语、航空6,珠宝5,艺传5,继教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院级团队组建情况需报校团委备案,各学院实践团队要量质并重,该项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度实践工作考核相挂钩。


学校将组织评选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并进行集中表彰。


(二)个人分散进行


全校广大同学应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应充分发动各团支部,鼓励广大同学结合专业实习、个人兴趣特长等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将组织评选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并进行集中表彰。


五、活动内容(摘要)


()志愿服务类。充分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独家庭、农民工子女等群体,广泛开展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行动,宣传雷锋精神,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温暖。


()爱心支教类。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学校等开展支教服务活动,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课程讲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生态环保类。围绕生态安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等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调研与分析,开展环保知识科普、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活动。


()助力家乡建设类。深入了解家乡发展状况,到家乡相关企业及其它文化产业进行调查、观摩、实习,积极建言献策。


(五)社会调查类。结合我校第八届“创新杯”大学生课余科研立项以及专业特长,以有效的形式深入农村、基层、社区和企业调研与实践,探索提出优化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应对策略。


(六)考察实践类。走访考察名胜古迹、革命老区、博物馆、纪念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深入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内涵,明确青年责任,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复兴结合起来。


(七)专业相关类。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相关行业状况,并进行相关调查、观摩、实习,知行合一。


六、成果形式


各团队及个人在实践活动结束后,需提交材料如下:


(一)不少于2000字的调查或实习总结报告(必要);


(二)实践相关照片或视频(必要);


(三)有关媒体报道影像图文资料或链接(重要);


(四)调查问卷(重要);


(五)其他补充资料。


七、总结表彰


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对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


八、日程安排

































































































序号


时间(段)


工作安排


1


4.19-4.30


下发通知、全面宣传启动(咨询点宣传、户外视频宣传等)、各学院宣传


2


4.30-5.4


实践团队联系确定实践地点、制定实践方案


3


5.5-5.16


暑期社会实践院级团队申报


4


5.5-5.26


各学院组织开展学院级团队申报、答辩等工作


5


5.18(周三)


校级实践团队答辩会


6


5.26-5.30


校级团队公示


7


5.27-6.1


各学院完成学院级团队公示,并将学院级团队报备至校团委


8


6.2-6.6


通过审批的实践团队开始人员招募


9


6.7-6.10


各团队统计最终队员信息并上报校团委


10


6.11-6.12


确定最终人员名单,领取填写上交信息确认登记表


11


6.12-6.14


核实人员,定制文化衫、购置保险


12


6.22(周三)


出征仪式暨团队成员安全协议签订仪式、发放团队资助经费


13


7-8


2016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


14


8.15-8.31


实践团队及个人全面总结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15


9.1-9.5


实践团队及个人按要求提交实践成果(学院团总支部负责汇总)


16


9.9(周五)


学院按要求提交实践成果及获奖推荐名单(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负责汇总)


17


9.13-9.27


各学院结合入学教育全面开展学院级社会实践报告会


18


9.13-9.27


校团委科创实践部整理汇编材料(十一期间印刷成册)


19


9.21(周三)


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评选答辩会


20


9.27-10.7


定稿《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材料汇编》并印制


21


10.12(周三)


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会,隆重表彰优秀集体及先进个人


22


10.16-10.31


后期总结宣传


九、活动要求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继续把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要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成果,各实践团队活动要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特别是能够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团队特色)。重点资助团队应注重品牌效应,打造团队特色,力逐省级优秀实践团队。


()积极探索,建立基地。积极探索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努力建立相对稳定、有利于专业教学、有利于科研水平和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社会实践基地。


()覆盖全面,夯实基础。社会实践活动要“覆盖全面抓重点、夯实基础创品牌、突出主题争特色、注重建设求实效”。抓好六个环节:创设项目,凝练主题,组建团队,建设基地,确保安全,深化成果。


()确保安全,保障到位。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保障,消除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实践安全。各学院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之前要制定安全预案、加强培训、签订协议、购置保险,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实践过程中原则上必须安排老师带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践安全万无一失。


()注重总结,加强宣传。各实践团队要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和工作简报等,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原则上要求每支重点实践团队至少有一篇报道在市级(含)以上媒体刊载,加强对外信息沟通,主动联系各大媒体,积极向学校宣传部提交实践宣传素材,及时向校团委科创实践部提交不少于2篇工作简报(简报负责人:周郑,邮箱:2651213567@qq.com)。学工团委将组织编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材料汇编》。


十、联系方式


吴城明18021332730


  15871413250


李斯文13297989264


电子邮箱:2651213567@qq.com


特此通知。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


共青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