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心理健康活动月户外素质拓展成功举行
“敞开心扉.快乐成长”——我们拥有更多的快乐——第五届心理健康活动月户外素质拓展成功举行
素质拓展的起源: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许多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但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一个令人非常惊奇的事实,就是这些人并不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意识最顽强的人。当时有个德国人库尔特?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其好友劳伦斯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以年轻海员为训练对象,这是拓展训练的雏形。
     素质拓展的意义: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不是一项简单的娱乐加体力活动。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参加者全身心的投入,同时进行自我教育。
素质拓展的目的:通过心理拓展训练,使学生在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集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等方面得到提高,从而更为融洽地与集体内的其他人合作。
       2009年5月23日,由学工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在校学生百余人,在民族村素质拓展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从早上8:30开始,到晚上9:00点结束。同学们在教练的带领下,首先参加了打破人际间隔阂的“破冰”活动,并进行分组,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自己的小队,给自己的小队起名、选队歌、做队旗、编排队伍展示,增强团队凝聚力。接下来,各个小队在教练的带领下,分别参加了挑战自我极限的高空“断桥”项目,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耐力的攀岩运动,还参加了考验团队任务分配和组织能力的“过电网”,以及团队成员之间配合的“毕业墙”项目。晚上,同学们、教练员与带队老师,大家一起围绕篝火载歌载舞,敞开心扉,放下所有防备,尽情释放自己。一天的拓展训练,同学们收获了感悟与成长,也了解了团队与协助,体验信任与被信任,挑战自己的极限,还学会了承担责任,这是一堂最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