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凝智慧 交流研讨共成长 ——德法与纲要课教研室2022年暑期集体备课会
集体备课凝智慧 交流研讨共成长
——德法与纲要课教研室2022年暑期集体备课会
(通讯员 李娅恒)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所提出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新要求,搭建教学交流平台,共享教学智慧,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8月12日,学院德法与纲要课教研室教师参与了由天津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天津师大-天津)暨第九期津门思政金课教学研习会(思想道德与法治)(线上举行)。
研习会由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天津师大-天津)、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天津师范大学)、“李朝阳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天津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闫艳)主办,来自全国的1300余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朝阳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思政系)副主任李秀艳副教授作会议总结。
本次研习会主要包括专家报告和教学展示与反思。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导,北京市首批思政课特级教授、马工程《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冯秀军教授作了以《如何讲好思政课的道理》为题的主旨报告,围绕“如何讲好思政课的道理”的主题,分享了“怎样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道理’”、“怎样理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及思政课讲好道理的三个着力点等内容。特别是对于目前思政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视野窄”、“视力弱”、“不可爱”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并提出了讲好思政课道理的三个着力点:1.善用大思政课,打开思政课的大视野;2.善用问题,把思政课讲深讲透;3.善用故事,把思政课讲实讲活。报告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有效破解深层次、复杂性思想问题,如何抓住思政课教学的根本、本质、规律与关键等问题作了深刻全面阐释。
在教学展示与反思环节,河东区教师发展中心思政教研员韩维俊,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丽娟、王松;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罗湘衡,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带头人、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于文博教授分别以《如何讲好必修三之法治国家框题》《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 》《反对享乐主义 永葆奋斗之姿》《对强化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教学效果的思考——以“建设法治中国”为例》《如何评价人生价值》为题作了教学展示与反思。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思政系)副主任李秀艳教授对五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回顾和点评。表示本场研习会不仅有关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研讨,更有理论问题的探讨,对于我们思政教师今后的教学和科研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备课学习与交流,我院德法与纲要课教研室的与会教师收获颇丰,对于如何备好课、讲好思政课的道理、打造思政金课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