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自动化系——《新学期新气象-智能制造中心机器人培训》
本网讯(通讯员 李孝元 李立月)机器人工程是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地方区域制造业转型及自动化升级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开设的新工科方向,在自动化类专业基础上深化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培养精通机器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为了加强教师对机器人工程的深度理解,提高教师对机器人的操作动手能力,2023年新学期开始,2月17日,机械与工程工程学院机械系举办了《智能制造中心——机器人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由机械系李孝元主任负责组织,智能制造中心副主任郭亮老师负责讲授,吴晓光教授,李少坤老师、张伟老师、吴晓光教授、刘丽明老师等信工学院机械系老师参加。通过为期半天的培训,教师们领略到了学校智能智造中心的魅力。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安排紧凑、形式多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郭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老师们的大力配合下,此次培训内容进行的非常顺利。半天的学习,大家认真倾听,认真记录,认真思考,收获很多。本次培训学习的是汇川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系统,先是以介绍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伺服参数,四轴、六轴机器人、伺服电机、视觉系统与PLC的通信为主,随后我们学习了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开始学习时由于不熟悉编程软件的操作环境,在对离线编程、轨迹编辑等内容经常出错,再加上以前未接触过机器人,被一些小问题搞的团团转,一次次的请教老师,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
后面郭老师演示了智能产线的操作流程,通过物联网系统,智造中心能够模拟完成送料、搬运、焊接、分拣、数控中心加工等工厂全流程的生产,不需要人工在各个工位上操作,仅仅只需在中控台进行操作即可,方便快捷,安全高效。我校的智能智造中心最大的特点是模块化的生产设备,老师们学习了单个生产模块的操作,能够完成机器人编程操作,为我校开展智能智造方向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因此,作为应用型学校教师来说,就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要经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新的研究理论,时刻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用最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指导自己的理念,使自己的思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我校为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