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学生 在“智彩精机杯”第十七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中斩获国赛一等奖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仿真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支撑。为比赛促进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加强高精尖人才培养,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激励学生参加各种科创赛事。近日,在“智彩精机杯”第十七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中,我院学子在郭亮、赵丹丹老师的带领下,凭借卓越的实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在国赛斩获一项国一佳绩。
大赛简介
中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原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中国仿真学会主办的国际竞赛。大赛是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由中国高校发起创立并有国际高校(包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挪威、韩国等)参加的高端学科竞赛,参赛学校数量超过三百余所。这项赛事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名单,目前已入选高等教育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观察目录。大赛以全面推动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仿真技术在机器人设计、开发、实验等领域的应用为目标,着力建设成为世界各国展示机器人研发、制作和应用成果的重要舞台,搭建起相互学习、交流友谊的桥梁。
本次南通站共开设了12个组别的比赛,涵盖了机器人仿真技术、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参赛队伍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作品和创新项目,充分展示了他们在机器人及仿真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比赛现场,机器人竞相展示着各自的功能与特点,从精准的操作到智能的决策,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本次南通站的比赛,共有来自211所院校的626支代表队报名参赛。经过省赛和资格赛的选拔,共有252支队伍,493名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来到南通参加国赛。另外有青少赛22支队伍,40人到场。经过激烈的比赛,本站共产生一等奖43名,二等奖70名,三等奖138名。
在仿真技术—机器人孪生技术应用本科组中,2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队长:杨超,队员:王华崧、饶佳林组成的机工宝队,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取得国赛一等奖的傲人佳绩。
证书展示
比赛过程中,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们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强劲对手,始终保持沉着冷静。他们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机器人的结构和程序,不断优化机器人的性能和动作精度。在仿真技术方面,他们深入研究,精确调试,使机器人在复杂的虚拟环境中也能高效运行。
训练日常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长期以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和培养。学院不仅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暑假期间,指导教师郭亮始终坚持留在学校,与队员们一起加班加点准备,战高温酷暑,克服重重困难,多次进行模拟比赛。他积极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培训,让队员在比赛过程中做好万全准备。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奖是对学院教学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对学生们努力付出的高度认可。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推动机器人及仿真技术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些优秀的学子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赢得了荣誉,也为自己的青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他们的激励下,会有更多的学生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勇攀科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