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唐军)专业集群的存在与产生,顺应了产业群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在相近职业中的流动性需求,有利于教育系统内部对相同、相近性质专业课程配置的调整与优化。为此,2024年10月16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工程系于综合楼1006室开展了以“专业集群发展背景下课程群建设的研讨”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本次会议由软件工程系林纪汉主任主持,全体软件工程系教师参与。
会上,林主任首先指出课程群是通过对同学科或跨学科的相关课程进行设计和整合,以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使不同课程渗透互补、相互受益,形成独立的课程系统。科学规划和推进课程群建设是学院强化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引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讨论环节,林主任主要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1.构建共享平台:创建一个共享的课程平台,使得不同专业或课程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共享资源和信息。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允许教师上传和分享课程资料,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这些课程。
2.模块化课程设计: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这样,不同专业的课程可以共享某些模块,实现课程内容的互认和互通。
3.跨专业教学团队:组建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和教授某些课程。这种方法可以促进不同专业间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随后谭教授、刘小娇等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谭教授指出课程群建设应注重课程间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刘小娇老师强调了应充分发挥国家级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等资源优势,探索将课程任务与教师岗位任务相结合、线上自学与课堂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路径,灵活开展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最后林主任强调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性,并表示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注重产教融合,根据专业特点,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课程群格局。
此次会议为软件工程系课程群建设指明了方向,软件工程系将认真总结会议成果,进一步完善课程群建设方案,努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