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答辩论证会隆重召开

文章来源: 点击: 2,123 次 更新时间:2021-05-31 09:00:05

“各位专家就是我们的‘顺心风、及时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伴随着胡晓峰院长对专家们致以热烈的欢迎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答辩论证会于5月28日下午14:00在三教学楼149会议室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卢新元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琛徽教授、湖北经济学院颜莉教授、湖北经济学院李敏教授、湖北经济学院张庆教授、武汉安然财务顾问公司高级会计师王骅、中国人民银行江夏支行行长彭灿、武汉贝壳房产经纪有限公司校招部经理李江勇8位校外专家参与论证会。参会的校内专家有党委书记、副校长高芸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冯光华教授、信工学院院长周斌教授、信工学院杨明玲副院长、艺术与传媒学院张娟副院长和全体教指委委员。


会议首先由各专业汇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各专家依次评议。会计学专业建设负责人欧阳歆教授从制定过程、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特色几个方面作了介绍,以财务大数据、专业竞赛和课证融合为主要培养特色。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则在会计专业基础上加入了审计、税务筹划和财务分析的内容,由明洪盛教授做了具体介绍。金融学专业负责人洪丽君主任作了关于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汇报。金融学在我校是新专业,培养方案主要从国家标准、毕业生调研情况和岗位需求出发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类课程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张红主任做了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方案汇报。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专业特色,通过以赛促教、拓展实习等形式突出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和内在素质。同时,电子商务专业以新媒体运营为专业特色,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文薏涵老师做了汇报。


各专家在认真听取各老师汇报的基础上,对各专业方案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分享了自身宝贵的经验。针对经管学院学生数量最多的会计专业和财管专业,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教授颜莉认为,现有的方案与面对未来发展结合不深入,应考虑到5年以后的竞争。另外要加强计算机与会计专业的结合,可增加python、人工智能、财务软件等课程。高级会计师王骅从企业需求角度,指出学生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掌握简单的编程;税法、税务会计这类课程开设的很有必要,同时把握税务政策的变化,是企业对口的能力。湖北经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张庆教授则对学生的实践方式提出细问,建议形成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张庆教授指出,专业定位要鲜明,可增设资本运营管理(风控)、集团财务报表的合并等内容;王骅经理指出财务预算能力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尤其重要。

针对金融学人培方案,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李敏提出,可增设租赁、担保、场景金融类课程、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课程等。同时,掌握逻辑学的思维方法也很重要。颜莉教授提出可开设商业写作课,文献检索课程等。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琛徽教授肯定了工管专业培养方案的亮点,一是应用性,体现在36.5%的实践课程,二是创新性,体现在校内外实训的产教融合。赵教授谈到可以借鉴的方面比如设立法学课程(比如经济法),以及强调计算机的应用。社会实践课,70%的课时要在课程之外。来自贝壳房产经纪公司的李江勇经理分享了我校学生应聘时填写期望薪资的小趣事,指出学生应对真实的社会和职场有更多认识。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华中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卢新元教授指出了主要问题。一是课程不够新颖;二是选修课“菜单”较少。三是面不够广。比如《跨境电商》这门课就没有设置。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与其他专业衔接的,如法律、支付安全、商务数据的挖掘、获取、分析等相关课程都可开设。另外,专业课的学习应尽量往前挪,以免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失去了兴趣。

会议在专家们热烈地讨论中接近尾声。副校长高芸书记发表了总结讲话,主要包含3点意思:一是我校是民营学校,生源是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而经管学院的招生量一直稳着学校招生的基本盘。二是就专家提到的实习基地建设,高书记强调要由稳定的实习基地,且形成长期的社会实践模式,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谈不上应用型人才。三是我校正面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重要机遇,专业建设是重要工作,希望各位专家多来上课,加强指导,形成常态化机制。

                                                                                                                                                                         (文章、图片: 梅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