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溯源峡江文明,体味巴风楚韵|同心“燃”梦团队暑期三下乡圆满完成

文章来源: 点击: 826 次 更新时间:2023-07-31 19:45:07

本网讯(通讯员:陶歆雅、韩悦、王雄、张青秋)为了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民俗习惯,增进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积极的宣传民族风情,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魅力。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心“燃”梦团队去往湖北省宜昌市感受土家文化。

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发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了增加大学生对少数名族的认识,促进社会发展,民族和谐,同心“燃”梦团队组织此次社会实践,到少数民族地区参观,了解当地相关文化传统,游览当地历史文物,加深对各民族的认同感。



了解一座城,就来看看它的博物馆吧。宜昌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自然、民俗、古建筑为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是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地市级博物馆中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它有《远古西陵》、《巴楚夷陵》、《物竞天择》等10个展厅。

《物竞天择》

物竞天择展厅既是对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野生动物标本的专题纪念展厅,也是宜昌博物馆特展专厅之一。该展厅由走进非洲、野性呼唤、铁角铜蹄、生存之道和长江大保护5个单元组成,展示来自南非、北美大陆的208件珍稀动物标本以及宜昌境内长江活化石中华鲟标本。




《风情三峡》

风情三峡·宜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促使巴、楚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造就出瑰丽多姿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展示三峡·宜昌民俗风情,留住岁月痕迹,汲取民间精华。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 ,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土家族妇女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小十字”,以之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用色彩绿、红、黄或为黄、绿、红,这种形同色异,不换形而换色的方法,促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的纹样丰富起来,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精巧的服饰,可以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



宜昌博物馆是一座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宜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团队不仅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也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峡人家位于中国宜昌市,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村。当团队踏入这片独特的土地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栩栩如生的土家建筑。这些古色古香、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建筑物,完美展现了土家族人民智慧和勤劳工作。



土家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和歌曲,而这些都是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表达。在观看土家族的歌舞表演时,团队被他们独特的舞姿和饱含情感的歌声深深吸引。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土家哭嫁的表演。哭嫁歌的内容一般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感,或者是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担心,歌词朴实自然、情真意长,是三峡民风淳厚的表现。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美丽风采,更让团队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参观三峡人家土家族民俗文化让团队感受到了这个民族浓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土家族的文化将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我们将继续努力宣传和保护土家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个美丽而神秘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