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三十六期党校第五次党课——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胡晓峰老师为我院入党积极分子讲授“改革开放史”

文章来源: 点击: 790 次 更新时间:2023-05-11 10:19:05

本网讯(通讯员:陶歆雅 赵金晨 摄像:王丽雅)2023年5月10日下午18:00,经济与管理学院在一教301教室里开展了第三十六期第五节党课。这节党课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史,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胡晓峰讲授,全体党校同学参加。



胡晓峰院长从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主要做法,改革开放的业绩与成就,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分析,改革开放的未来思考这五个要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胡晓峰院长指出改革开放前,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但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这一种极端困难的状况下,中国领导和人民开始冷静地思考国家的命运及前途。胡晓峰院长引用邓小平的话告诉同学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紧接着,胡晓峰院长改革开放的主要做法分为了两类进行讲解。第一类是对内改革,是指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第二类是对外改革,是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放沿海经济开发区、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随后,胡晓峰院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伴随着同学们的认真记录,课程进入到改革开放成功原因分析。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其一,在社会主义方向的指引下,中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线其二,中国的发展道路显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三,改革开放的成功也离不开市场改革取向的坚持,经济重心工作的发展,全球开放化进程的融入。

最后,胡院长强调中国要向国人、世界表明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决心,要通过新一轮扩大开放来为全球经济化树立“中国榜样”,要勇于打破国际固守保护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的“零和思维”战略桎梏。

本次党课,通过胡晓峰院长的精彩讲述,同学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史有了更加深刻了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时刻将党史铭记于心,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历史经验和走向未来的智慧,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在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接力奋斗中走好我们这一代青年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