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史——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胡晓峰老师为我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

文章来源: 点击: 1,131 次 更新时间:2021-10-21 16:44:10

      2021年1020日,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三十三期党校第三次课程在一教304教室顺利进行,由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胡晓峰老师为同学授课。

      胡晓峰老师讲到改革开放是经历过万千磨难的成果,闪现着“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特殊时代意义。而后分为三个方面:改革开放的业绩与成就、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分析、改革开放的未来思考。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贫困严重,社会经济情势不容乐观,中国国情急需解决道路。老师进而引申出为什么要改革开放的话题,改革开放是中国面临危机时所选择能够走出困境的办法,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情况、科学情况以及交通和工业情况都处于世界落后水平,实行对外开放,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让中国发展与世界接轨。

      1978年运用新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坚持着这一基本路线不动摇,国家的经济质量、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事业、民生改革等方面发生巨大改变。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历史性创造,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老师在讲解完改革开放的历程后,又对成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家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跟随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道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与制度,引进外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税收,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迅速发展。同时对接世界贸易规则与产业链和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开放,扩大开放程度,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

      改革开放能够带来什么思考,老师进一步延伸说到,中国不再是曾经的弱者,必须拿出足够的实力和底气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竞争,向他们展现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决心。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的潮流,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面对国际固守保护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者,有责任和义务去推动全球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发展,树立中国榜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学员们:新时代的中国发展需要扩大开放,需要更多青年力量去推动时代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勇攀高峰,不怕困难,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国家一定会更好。

(图文:胡文霞、崔学通、王瑞国、张冉 编辑:李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