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10月集体学习会
10月16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综合楼807召开党总支理论学习 中心组2024年10月集体学习会,学校院党总支委员和各党支部负责人参加学习。会议由党总支书记胡美玲主持。
参会人员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论教育》的重要论述等。
会议强调,全院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会议指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应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作为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主动布局、系统谋划,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转变,一是坚持“铸魂育人”导向,强化大思政课建设。高校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教育教学中自始至终坚持“铸魂育人”导向,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等价值观念贯彻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之中,将价值融入落实到第一课堂,将价值塑造内化到第二课堂,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全方位贯通,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收获,在不断历练中成长。二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不遗余力地把育人为本作为自身的战略选择,将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要强化因材施教、分类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培养真正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三是实施“全人教育”模式,推动“五育”融合发展。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相互衔接、彼此支撑、交叉融合、互促互进,形成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基、以美为尚、以劳为要的均衡发展格局。高校应做好“五育”融合顶层设计,进一步夯实“五育”的实施载体;以价值塑造为导向,引领“五育”改革创新;以分层分类为机制,构建“五育”协调发展和动态均衡体系;以交叉融合为手段,强化“五育”之间的关联衔接和互促互进,进而培养明德、达智、强体、尚美、崇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倾心倾力育人才。高校要把育人为本作为自身战略选择,着力提高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打通传统学科的边界,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要健全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政工作机制,致力于“让优秀人才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要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贯通培养模式,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关口前移”。面向未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交汇点,应坚持“四个面向”,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敢为人先,做好前瞻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开源头活水,强创新之魂,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