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双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奋斗发展着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历程,是不断探索开拓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代革命者,建设者,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出屈辱,迈向光辉。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在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指导实践的同时,抛头颅,洒热血,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刺破黑暗,追寻光明,最终夺得了革命的胜利。在他们的身上,既有理论家的气质,又有革命者的魄力。中国共产党人既用身上的金色真理光芒照耀前进的道路,又用红色革命气质感召人民不断前行。金色的光辉思想与红色的革命血性共同构成了共产党员的双色基因。
金色基因照亮道路。金色,象征着光明,共产党人的金色基因代表着对真理的执着追寻和自身不断形成的理论素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理论结合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员不断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用自身散发出的金色的真理光辉照亮着中国革命与建设。在长征路上,毛泽东同志坚持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纠正了“左”倾错误思想在军事上的指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徘徊摇摆的时候,邓小平同志重新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冲破条条框框,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无论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还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共产党人都科学的运用真理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共产党员身上的金色基因,是辨别魑魅魍魉的火眼金睛,是立于大风大浪之中的定海神针,是指引大海航行的精神灯塔。
红色基因激发斗志。红色,象征着激情与斗志,共产党员的红色基因表现为革命与建设中的血性、勇气与魄力。中国革命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面对民族的屈辱、国家的苦难、社会的不公,无数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呐喊出“愿与人民共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的豪言壮语,展现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磅礴。瞿秋白用《多余的话》作最后的答复,刘胡兰用“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作临刑的告白,“中国共产党万岁”成为多少共产党人最后的宣誓。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用奉献展现了信仰。中国革命的成功并不代表共产党人红色激情的消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用铁人精神鼓舞社会主义建设者砥砺前行奋发图强。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共产党人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更加坚强、更加团结。红色基因展现出了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忠贞品格和无所畏惧的豪迈气质,在不同时期都能激发起全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士气,呼唤出前仆后继的英雄儿女,在中国发展之中引路前行。
金红合一,交相辉映。犹如党旗上锤头镰刀的金色和整体背景的红色,共产党人身上的两种基因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理论品质和在学习中不断形成的理论素养,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掌握真理创造条件,才有了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才有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铁血豪迈,才有了“拥护真理,为正义而流血”铮铮誓言。另一方面,也正是有了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红色精神,才能使伟大革命抱负付诸实践,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共产党员提供探寻真理脉络,实现理想抱负的可能。两者的统一,正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真理与激情的组合,思考与行动的契合。在新形势下,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身上,也同样必然是金色基因与红色基因的统一,也必然是理论素养与意志品质的统一。所以我们必须在前行的路上,在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磨炼意志品质,培育忠诚信仰,继承共产党员的双色基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邵子豪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